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文章
7
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构成GH-IGF轴的核心,共同调控生长发育、代谢及细胞功能。GH-IGF轴GH-IGF轴是调控人体生长、代谢及组织修复的核心内分泌系统,由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结合蛋白(如IGFBP-3)构成。GH由垂体前叶分泌,受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和生长抑素的双向调控,呈脉冲式释放(夜间深睡眠期分泌量占全天70%以上)。GH通过结合肝细胞膜上的...
查看更多7
在生命科学的璀璨星空中,绿色荧光蛋白(GFP)堪称最耀眼的“科学灯塔”。这种源于深海海葵的神奇蛋白,凭借自带的荧光魔法,让科学家拥有了直视细胞内部的“透视眼”。从1962年初识庐山真面目,到如今衍生出缤纷多彩的荧光家族,GFP的进化史既是一部技术革新史,更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里程碑。一、深海寻光:GFP的前世今生1962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在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的研究中,捕捉到那抹神秘的绿光——一种能在紫外光下自发荧光的蛋白质,GFP就此揭开面纱。1994年,MartinCha...
查看更多6
在生命科学的微观世界里,磷酸化修饰就像一把神奇的“分子钥匙”,悄无声息地掌控着细胞的各种活动。从细胞的诞生、生长,到应对外界刺激,再到最终的凋亡,磷酸化修饰无处不在,它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一、磷酸化修饰的发现:从偶然到必然的科学探索1883年,德国化学家奥洛夫・哈马斯滕(OlofHammarsten)在研究乳汁中的酪蛋白时,意外发现其中含有磷元素,这一偶然发现拉开了人类探索磷酸化修饰的序幕。不过,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这个发现的重大意义。直到195...
查看更多6
抗体偶联药物:癌细胞的“生物法宝i”如何改写肿瘤治疗格局?在癌症治疗的漫长征程中,如何实现“精准打击癌细胞而不伤及无辜”始终是医学界的核心课题。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Conjugates,ADC)的出现,宛如为药物装上了“制导系统”,让化疗药物从“地毯式轰炸”升级为“精准法宝打击”。这种融合抗体靶向性与细胞毒的药物杀伤力的创新疗法,正以年均40%的市场增速改写肿瘤治疗格局,成为继化疗、靶向药、免疫治疗后的第四大癌症治疗支柱。一、ADC的“三位一体”设计:从概...
查看更多5
在细胞的精密调控网络中,泛素化堪称最为复杂且多功能的翻译后修饰之一。这种通过小分子蛋白泛素(Ub)对靶蛋白进行共价标记的过程,犹如为蛋白质配备了可动态改写的“分子标签”,不仅决定蛋白质的命运,更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各个维度发挥核心调控作用。从细胞周期的精准推进到DNA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从癌症的发生发展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进程,泛素化系统以其多样性和多价性,编织出一张覆盖细胞稳态与疾病发生的复杂调控网络。一、泛素化:从基础机制到功能多样性的分子革命泛素化的核心是通过E1-E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