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文章
11
在神经的病学领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正在引发广泛关注——p-Tau217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这一标志物的出现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诊断、预测以及潜在预防带来了希望。一、p-Tau217的发现及其重要性2020年,瑞典隆德大学的OskarHansson及其团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发现,血浆中的p-Tau217生物标志物能够以精度追踪脑神经的病理变化,无需依赖传统的脑脊液(CSF)采集(需腰椎穿刺)或PET扫描。这一发现改变了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格局。Hansson指...
查看更多11
一、ELISA技术概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固相免疫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体液中微量物质的检测。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多位学者共同推动发展,如今已成为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二、ELISA的核心原理ELISA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将待测物与酶连接,再通过酶催化底物产生颜色反应,从而实现定量或定性分析。这一过程涉及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以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在检测过程中,受检标本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
查看更多8
蛋白受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分子,参与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号传递。通过接收外界信号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或生长因子),并将这些信号转导到细胞内部,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包括人类、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它们在许多生理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调节免疫反应、神经传导、内分泌调节、细胞生长与分化等。蛋白受体的主要功能:1.信号传递:通过与外部信号分子的结合,触发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例如,GPCRs通过与G蛋白结合,激活下游的酶系统或离子通道,产...
查看更多8
在临床诊疗中,血栓性疾病因其高致残率与致死率备受关注。传统的凝血检测(如PT、APTT、D二聚体)虽能反映部分凝血功能异常,却难以精准捕捉血栓形成的动态过程。近年来,血栓四项(TAT、PIC、TM、tPAI·C)作为新一代生物标志物,通过监测凝血-纤溶系统的关键环节,为血栓风险评估、疾病分期及疗效监测提供了全新视角。一、血栓四项的生物学角色与临床价值1.TAT(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核心功能:直接反映凝血酶活性,标志凝血系统激活的起始阶段。临床意义:DIC诊断:在弥散性血管...
查看更多8
BTK蛋白,全称为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TyrosineKinase),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属于TEC家族蛋白酪氨酸激酶。它在B细胞的发育和信号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蛋白结构:BTK由776个氨基酸组成,包含多个功能结构域,从N端到C端依次为PH(pleckstrinhomology)结构域、TH(Techomology)结构域、SH3(Srchomology3)结构域、SH2(Srchomology2)结构域和激酶结构域(SH1)。PH结构域:能特异性结合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