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文章
2025-1031
一.为什么抗原检测在疫情防控中如此重要?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抗原检测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各国重视。2020年8月,美国政府宣布采购1.5亿人次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这一决策凸显了抗原检测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地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此前已向相关企业的便携式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授予紧急使用许可,卫生官员更将其称为"游戏规则改变者"。相较于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而与抗体检测相比,抗原检测不存在窗口期限制,能够对刚出现感...
查看更多
2025-1030
一.淋巴瘤诊断面临哪些挑战?淋巴瘤作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约10.15万,发病率达5.56/10万,其死亡人数为4.70万,死亡率为2.47/10万。该疾病在地域和城乡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更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淋巴瘤的病理类型繁杂,治疗方法多样,预后转归迥异,这些特点都对精准诊断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第5版)是淋巴瘤诊断的标准。该分类系统强调,不同类型或亚型的淋巴瘤在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特征及临床表...
查看更多
2025-1029
一.传统病理抗体为何需要重新认识?在病理诊断领域,常规使用的成熟抗体往往被称为“老”抗体。这些抗体已在实验室中广泛应用多年,其特性和应用范围似乎已被掌握。然而,随着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这些传统抗体正在展现出全新的诊断价值。重新审视这些经典标志物,不仅能够拓展诊断思路,还能为精准医疗提供更多工具。2016年肿瘤病理诊断新进展学习班特别设置了“免疫组化诊断线索和陷阱”专题培训,由国际临床病理学家系统介绍了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其中关于“老”抗体新用法的讨...
查看更多
2025-1028
一.什么是荧光偶联抗体的基本原理?免疫荧光技术作为发展最早的标记免疫技术之一,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技术的核心原理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与结合,通过将荧光素与抗体共价连接,形成荧光偶联抗体,从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可视化检测。根据检测目标的不同,该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形式:荧光抗体法,即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检测相应抗原;荧光抗原法,即使用荧光标记的抗原检测相应抗体。从制备流程来看,首先需要将特异性抗原免疫动物,诱导其产生特异性抗体,然后从血清中分离纯化免疫球蛋...
查看更多
2025-1027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是一类由针对潜在系统性肿瘤的免疫反应错误攻击神经系统而引发的临床疾病。多数PNS病例与抗细胞内抗原的肿瘤神经抗体密切相关。自该疾病被描述以来,研究发现5-15%的无肿瘤患者或无PNS的肿瘤患者体内也可能检测到这类抗体。尽管存在此类局限性,肿瘤神经抗体的检测在临床实践中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助于PNS的明确诊断、协助非典型临床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以及指导对潜在肿瘤的筛查。早期对肿瘤神经抗体的研究显示,这些抗体对特定综合征和肿瘤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