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文章
2025-1024
近年来,抗体药物作为生物制药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类别之一,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病毒感染等治疗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自1986年鼠源抗体药物OrthocloneOKT3获批以来,全球已有超过100种抗体药物相继问世,其中多个品种年销售额突破50亿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重磅”药物。在中国,已获批的进口单抗药物达42个,国产单抗药物达31个,标志着我国抗体药物研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抗体药物作为外源蛋白,进入机体后可能诱发抗药抗体产生,不仅会降低药物疗效,还可能引发...
查看更多
2025-1023
一.什么是抗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抗体(antibody)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其典型的"Y"形结构使其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和清除外源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从分子结构来看,天然抗体由两条较长的重链(H链)和两条较短的轻链(L链)通过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连接而成。这些多肽链进一步分为恒定区(C区)和可变区(V区)两个功能区域。其中,可变区内的高变区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多样性,直接决定了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这种结构多样性使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然界中各种病原体表...
查看更多
2025-1022
肌酸激酶作为临床常用的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异常往往提示组织细胞损伤。本文将系统阐述肌酸激酶升高的临床意义、病因分类及诊断思路,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诊疗参考。一、肌酸激酶具有怎样的生物学特性?肌酸激酶是参与细胞能量代谢的关键酶类,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中。根据其分子结构和组织分布特点,可分为三种同工酶:CK-MM主要分布于骨骼肌组织,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而CK-BB则少量分布于脑组织中。在临床实践中,当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1.5倍时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此时需...
查看更多
2025-1021
一.什么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生理功能?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内源性糖蛋白激素,又称红细胞刺激因子,作为哺乳动物体内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核心因子,通过复杂的生理机制维持机体红细胞平衡。人类成年后约90%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由肾脏合成,其余部分主要由肝脏产生。从生理功能角度看,促红细胞生成素属于集落刺激因子家族,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红系祖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进而促进骨髓内红系定向干细胞向红系母细胞分化,刺激有核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合成,并加速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从骨...
查看更多
2025-1020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又称红细胞刺激因子,是一种分子量介于2.5万至4.5万之间的糖蛋白,作为刺激红细胞生成的关键因子,在人体造血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早在1906年,科学家发现了这种内源性化合物,其天然形式分子量约为34,000,由165个氨基酸构成。正常情况下,EPO主要由肾脏皮质管周围的间质细胞产生(少量来源于肝脏),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rhEPO分子量为30,400,其理化特性与生物学功能与内源性EPO高度一致,惟其基因位点位于7号...
查看更多